本文探討了小徑管透照布置對裂紋檢出的影響,對于正確執行檢測標準和提高裂紋檢出率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
關鍵詞 小徑管透照布置 縱向裂紋 橫向裂紋 標準的應用 |
1.引言 |
日前看了鄭世才老師參與編寫的一項新標準GB/T12605-2007《無損檢測 金屬管道熔化焊環向對接接頭射線檢測(征求意見稿)》,其中對于小徑管透照布置的規定是“當同時滿足T(壁厚)≤8mm、g(焊縫寬度)≤D0/4時可采用橢圓成像法透照”。JB/T4730.2-2005對小徑管透照布置的規定是“當同時滿足T(壁厚)≤8mm、g(焊縫寬度)≤D0/4時應采用橢圓成像法透照”。比較兩項標準雖然只是一個字的差別但卻對檢測結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2.小徑管透照在實際應用中暴露的問題 |
在某工程項目現場抽查中發現爐管焊縫存在大量的根部裂紋(縱向),而這些焊縫則是已在預制廠檢測合格的焊口。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象呢?為此筆者分析了產生這種現象原因。 |
該爐管材質為35Cr-45Ni-Nb+MA,規格為Φ89×8及Φ60×6兩種,檢測執行標準JB/T4730.2-2005,技術等級AB級,Ⅱ級合格。在預制階段由于條件較好,所以按JB/T4730.2-2005標準規定采用橢圓成像法透照,相隔90o透照2次。在這一階段也發現了少量的根部裂紋,但并未引起檢測人員的足夠重視。在爐管組裝運抵現場后由于現場條件的限制沒有采用橢圓成像法透照而是采用垂直透照的方法進行檢測,相隔120o透照3次重疊成像,結果發現了大量的根部裂紋。為保證產品質量我們要求對所有運抵現場的爐管按用垂直透照的方法進行100%重新檢測,同時要求預制廠在預制階段也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檢測。但這一要求似乎并不完全符合JB/T4730.2-2005的規定,檢測單位對此也有所顧忌。 |
3.小徑管經常采用傾斜透照橢圓成像的原因 |
小徑管通常是指外直徑Do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子,在射線檢測中傾斜透照橢圓成像通常是首選。小徑管采用傾斜透照橢圓成像可以將源側和膠片側焊縫影像分開便于影像的評定及缺陷的定位返修,而且在大多數條件下有較少透照次數,這樣既可以減少成本又可以提高檢測效率保證工程進度。筆者認為小徑管采用傾斜透照橢圓成像檢測工藝優化的體現,是質量、費用、進度及返修難易程度相互平衡的共同結果。實踐證明此方法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地透照方法,在可以實施的情況下也確應采用。垂直透照重疊成像的方法對于根部裂紋、根部未熔、根部未焊透等根部面狀缺陷的檢出率較高,但發現缺陷后由于分不清是源側還是膠片側的缺陷會對缺陷的定位返修造成不便。焊縫表面的不規則也會影像的評定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外在檢測成本、檢測進度上也略遜于傾斜透照,它出常常作為傾斜透照的一種補充方法加以應用。綜上原因在射線檢測中經常采用傾斜透照橢圓成像。 |
4.透照角度對小徑管裂紋檢出的影響 |
射線檢測中對于缺陷的檢出主要是通過裂紋檢出角來控制的,它是假想裂紋垂直于工件表面來進行研究的,垂直于工件表面的裂紋也是危害性最大一種缺陷,因此它是射線檢測重要控制的缺陷。裂紋檢出角分為橫向裂紋檢出角和縱向裂紋檢出角。實驗證明,透照角度在10o以下時裂紋的識別情況變化不大,但透照角度超過15o時隨著透照角度的增大裂紋不能識別的情況就會增大很多,裂紋的檢出率會顯著降低。在JB/T4730.2-2005中透照方向實際上是對縱向裂紋檢出角的控制,但標準并未規定角度的控制范圍。而一次透照長度是以透照厚度比K的形式間接的控制橫向裂紋檢出角的大小。無論是傾斜透照橢圓成像透照2次或3次,還是垂直透照重疊成像透照3次其對橫向裂紋檢出角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但傾斜透照橢圓成像透照的縱向裂紋檢出角要明顯大于垂直透照重疊成像透照。按標準規定,橢圓成像時影像開口寬度為1倍焊縫寬度左右,當g(焊縫寬度)≤D0/4時傾斜透照的角度約為25.56o,此時縱向裂紋的檢出率將大大下降。此時橢圓成像過大的透照角度可能會導致根部面狀缺陷的漏檢,因此在可能存在根部面狀缺陷時橢圓成像的方法應慎用。 |
5.對JB/T4730.2-2005小徑管透照布置的理解 |
JB/T4730.2-2005標準中射線檢測的透照布置分為5條,即透照方式、透照方向、一次透照長度、小徑管的透照布置和透照次數。其實后2條僅是針對小徑管這一特定檢測對象而言的,其含義也包含于前3條之中: |
1)小徑管的透照布置無論是傾斜透照還是垂直透照都為雙壁雙影法。 |
2)小徑管的透照方向是通過橢圓的開口度來控制的,傾斜透照時有一定的透照角度,垂直透照時透照就角度為0o。小徑管透照布置規定,當同時滿足T(壁厚)≤8mm; g(焊縫寬度)≤Do /4時應采用傾斜透照方式橢圓成像,而JB/T4730.2-2005中4.1.2條(透照方向)規定透照時射線束中心一般應垂直指向透照區中心,需要時也可選用有利于發現缺陷的方向透照。因此從這一方面看小徑管的透照布置與4.1.2條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 |
3)小徑管透照次數是一次透照長度的體現。無論是傾斜透照橢圓成像透照2次或3次,還是垂直透照重疊成像透照3次其透照厚度比K都約為1.7左右。從小徑管的K值我們可以看出小徑管的K值其實已經不能夠滿足標準的要求,標準之所以這樣規定只是優化工藝的結果。 |
因此我們對標準的執行也要靈活應用,不能照抄照搬。在檢測中如已發現許多根部面狀缺陷或對缺陷的檢出率存在疑問時應采用垂直透照進行補充檢測,在已經發現大量根部面狀缺陷時要直接采用垂直透照進行檢測。這樣才能提高根部面狀缺陷檢出率來保證產品質量,才能真正做到質量、費用、進度的協調統一,此時的才能算是優化的工藝。 |
6.結束語 |
通過以上的分析及筆者在實際中的應用,筆者認為不要死執行標準,而要理解標準,從檢測的原理出發了解標準制定的原理及目的,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標準服務于實際檢測工作。同時筆者也認為JB/T4730.2-2005對小徑管透照布置的規定過于剛性,使許多檢測單位在實際檢測中過于拘謹。因此最好將“應”改為“可”較為適宜,這是筆者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希望能夠得到廣大同仁的指教。 |
參考文獻 |
(1)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
(2)承壓設備無損檢測學習指南 |
(2008年3月18日投稿在《無損檢測資訊網》發表) |
作者: 呂松 |
(天津冠杰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300270) |
(郵箱: lv-song@sohu.com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