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月進出口同比增長15.9%
11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2.5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5.9%。其中,出口12.41萬億元,增長11.7%;進口10.11萬億元,增長21.5%;貿易順差2.3萬億元,收窄17.8%。
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24萬億元,增長10.2%。其中,出口1.25萬億元,增長6.1%;進口9940億元,增長15.9%;貿易順差2544.7億元,收窄20.3%。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昨日表示,今年進出口數據增速依然保持波浪式緩降趨勢。從累計增速看,貿易增長速度仍然保持在相對高位,貿易形勢總體處于企穩回暖過程中。
值得關注的是,鐵礦砂、原油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前10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8.96億噸,增加6.3%,進口均價為每噸488.9元,上漲36.2%;原油3.49億噸,增加11.8%,進口均價為每噸2567.9元,上漲31.5%;成品油2435萬噸,增加4.7%,進口均價為每噸3248.3元,上漲26.7%;天然氣5416萬噸,增加24.9%,進口均價為每噸2250.5元,上漲14.1%。
中信證券研究部研究員明明昨日表示,10月份制造業內外需均從前月高點回落,擴張態勢有所放緩,但仍然保持在榮枯線以上。進口總體表現良好受國內經濟基本面支撐,同時受環保限產導致國內的需求缺口影響。
“此外,10月份全球主要經濟體制造業PMI值多位于枯榮線上方,顯示全球需求好轉,歐美發達經濟體增長前景良好,因此四季度外貿形勢整體較為樂觀。”明明表示。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昨日表示,理解出口需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外需不弱。美歐當前的經濟數據仍維持在較高位,貨幣政策已開始邊際收緊,但還未對基本面造成明顯拖累。美歐需求未明顯減弱,全球貿易也暫時維持在較高水平;二是匯率升值。6月份以來人民幣有效匯率的趨勢性升值對于出口的抑制作用逐漸顯現。短期內,外需不弱可能暫時壓倒匯率升值因素。
展望后市,明明表示,我國10月份進口增速略高于預期,說明我國基本面韌性較強,雖然10月份制造業擴張態勢有所放緩,但仍然保持在榮枯線以上。全球經濟回暖疊加人民幣升值,助力出口進入平穩期,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提升,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
- 上一篇:鐵礦石庫存或加速累積 2017/11/15
- 下一篇:前9月環保限停產案已超去年全年總數 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