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將抓緊研究出臺稀土有關政策措施,發揮稀土的特殊價值
繼三場座談會后,國家發改委6月17日首次證實,“正在抓緊研究出臺有關政策措施,切實發揮好稀土作為戰略資源的特殊價值”。當日,稀土板塊普漲。
“受供應緊缺影響,重稀土方面,氧化鏑從年初的120萬元/噸漲到了200萬元/噸,漲幅為66%,氧化鋱則漲了41%。輕稀土價格今年前五個月持續下行,但自5月起,受政策影響,氧化鐠釹的價格已經較年內最低點拉升了15%?!卑俅ㄙY訊稀土高級分析師杜帥兵告訴記者。
5月至今,稀土產業熱度不減,產品價格普遍上漲,這與供求關系調整和政策環境變化緊密相關。在業內看來,一批稀土相關政策將密集發布。而從國家發改委近期透露消息看,新一輪政策調整期將有三個方面值得重點關注:
其一,稀土出口是否會實行管控?自2015年稀土出口配額制取消后,我國對于稀土貿易并無新的措施,而在近期國家發改委座談會中,參會企業和專家紛紛建議加強稀土的出口管控。
其二,國內稀土產業整合如何推進?2016年底,國內六大稀土集團組建完畢,隨后一年開展的行業整頓行動,令“黑稀土”銳減,小散亂的行業野蠻生長得到遏制。未來在解決環保難題的同時,全產業鏈的縱向整合令人期待。
其三,高端產業應用能否實現突破?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稀土優勢不僅在資源,更在分離技術。在整個稀土應用產業鏈上,中國在礦物分離提純等上中游產業掌握絕對主導權,但在下游的高端產品應用上還存在不足。對此,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要“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稀土出口會否管控?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對座談會上收集起來的有關意見和建議逐條進行梳理研究,并將在深入調研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我們抓緊研究出臺有關政策措施,切實發揮好稀土作為戰略資源的特殊價值?!?月17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近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密集舉辦了三場座談會,分別聽取了行業專家、重點企業以及相關地方的意見和建議。其中就提到,建議加強稀土的出口管控,包括強化稀土的全方位監管,建立出口全流程追溯和審查機制等。海關總署最新數據則顯示,今年5月,我國稀土出口環比減少16%。
實際上,業界對稀土出口管控并不陌生。在1998年至2015年期間,我國實行了十余年的稀土出口配額制。但在WTO敗訴后,配額制被取消。商務部發言人高峰早前透露,“中國對稀土除現行的出口許可證管理外,沒有其他貿易管理措施”。
不過,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稀土是否會作為反制措施備受關注。對此,孟瑋回應稱,中國愿意以稀土資源和產品滿足世界各國發展的正當需要。但“如果有誰企圖利用中國的稀土資源制造的產品反用于遏制、打壓中國的發展,我們也堅決反對”。
在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看來,稀土資源從戰略層面來說非常重要,加強稀土出口管控是必不可少的。他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目前整個稀土行業是一個市場化的競爭關系,為了爭奪市場出現了競相降價的惡性競爭,不利于產業提質發展,因此通過加強稀土出口管控,出臺一個政策性的統一定價,可以保障稀土行業的健康發展。
“近期稀土產業政策調整集中在打擊違法違規生產、環保和產業鏈方面,出口管控上,目前還不能斷定。不違反WTO的裁定,同時到底能不能實現完全管控,還是未知數?!倍艓洷治龇Q。
“中國曾以‘環境例外’的理由對稀土出口采取管制措施,沒有得到WTO的支持。”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建議,“未來中國可以考慮以‘安全例外’的理由申請管制?!?/p>
產業整合如何深化?
除出口管控外,國家發改委最新表態中提到,針對目前稀土行業違法違規生產的問題,將加大行業整頓規范的力度,構建長效的監管機制,規范行業的發展秩序。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此前指出,國內稀土行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企業整合進度緩慢,尚未充分發揮規模效應;企業管理能力較弱,生產仍比較散亂等。
受出口退稅等產業政策影響,國內稀土行業此前經歷了一段快速膨脹期,同時也誕生了一批小散亂的稀土企業。同時,自2006年起,我國開始實行稀土開采總量控制,而開采指標并不能滿足企業需求,“黑稀土”應運而生。
“一段時間以來,行業內的實際開采量要大于每年的指令性指標。尤其是在2010年前后,在南方五個離子型稀土礦較多的省份,亂開采現象是比較嚴重的。一方面是企業‘吃不飽’,另一方面離子型稀土礦比較分散,多在深山老林,監管起來比較難?!币晃婚L期研究稀土行業的觀察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
根據3月15日工信部、自然資源部下發的2024年第一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計劃,指標總量同比下滑18%,低于市場預期。
上述人士透露,目前國內開采指標每年穩定在12萬噸左右,但據測算,市場需求在16-17萬噸。杜帥兵也表示,指標不夠也導致了進口稀土的增多和違規情況出現。2021年我國稀土進口居全球第一,原因就是從緬甸進口了大量重稀土礦石。
不過,兩位分析人士均表示,自2023年起,違規開采情況得到了明顯遏制,主要原因在于監管力度加大和國內企業整合快速推進。
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占恒介紹,2016年底啟動的新一輪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實行常態化、專業化、精準化運作,對稀土違法違規生產的震懾作用在市場上得到體現。
同時,2016年底,稀土產業整合宣告初步完成,形成了北方稀土、中國鋁業、中國五礦、南方稀土、廈門鎢業和廣東稀土六大稀土產業集團。
杜帥兵表示,六大集團合并后,國內90%的稀土產業掌握在了這些企業手中。對一些中小私企來說,一般會采取依托或掛靠的方式,從六大集團手中拿到礦石。2023年10月,南方稀土集團對贛州地區約22家稀土回收企業集中整合,則代表了行業整合的進一步深入。
國家發改委方面在此前舉行的座談會中也提出,要求相關稀土企業切實推進實質性整合與產業優化,加強企業內部管控,充分發揮規模效應;深化行業自律,嚴格落實總量控制計劃,嚴控新增冶煉分離產能,壓減低端無效產能;
而在6月14日,工信部組織完成《稀土產品的包裝、標志、運輸和貯存》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并開始征求意見,顯示出相關行業政策正在陸續推動中。
高端應用能否突破?
不僅僅是為了打擊違法違規生產,稀土行業的整合,也在于為突破高端應用領域的核心技術積蓄力量。
前述觀察人士指出,中國的稀土優勢,與其說是資源優勢,不如說是技術和成本的優勢?;诩夹g優勢和完備的配套產業鏈,中國稀土產品的成本相對更低。
2021年,全球探明的稀土儲量為1.2億噸,中國擁有4400萬噸,占比不足四成。但從產能看,2021年,全球稀土礦產品和稀土冶煉分離產量分別為19.5萬噸和14.6萬噸,中國產量分別是12萬噸和12.5萬噸,占比為62%和86%。
“全球的稀土分離產能95%在中國?,F在的產業鏈關系是,國外礦石資源生產出來賣給中國,中國分離提純出氧化物,再賣給全世界。”杜帥兵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們的技術優勢在分離提純環節,經過近二十年的積累,已經是全球最好的?!?/p>
不過,在整個稀土產業的應用領域,我國的優勢還僅僅是屬于中上游。杜帥兵表示,在稀土氧化物最終應用到終端產業上,目前還面臨著一些問題?!昂芏喈a品應用到具體領域,會遇到專利門檻,比如日本、歐洲在,釹釹硼、催化劑等等方面受專利影響?!?/p>
據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陶春學位論文《中國稀土資源戰略研究》測算,稀土產業的利潤主要集中在其產業鏈的后端。在“稀土精礦—碳酸稀土—氧化釹—金屬釹—釹鐵硼永磁體”這條產業鏈中,其附加值的比例為1:2:17:28:52。
因此,國家發改委方面明確提出,未來針對稀土行業高端產業應用不足的問題,將完善創新激勵機制,支持企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的競爭能力。
注:文章內的所有配圖皆為網絡轉載圖片,侵權即刪!